轉載文章已被本站追蹤,公開轉載請註明網址出處,否則會追究喔。 http://0800happy.com/archives/2835
顯示具有 靈魂圖書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靈魂圖書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6月2日 星期四

【奧修文摘】要如何慢下來?




鍾愛的奧修:要如何慢下來呢?

阿南達·索們:生活既沒有任何目標,也沒有任何目的地,它哪裡也不去,生活就是生活,它沒有目的地。除非你能打從心底穿透這份了解,否則你將無法慢下來。

慢下來無關任何的「如何」,它無關任何技巧和方法。我們總是把一切事情變成「如何」的一個問題。目前全世界都瀰漫著偉大的「如何主義」,而每個人——特別是屬於當代頭腦的人——都變成了「如何之人」?……如何做這個?如何做那個?如何致富?如何成功?如何影響他人?如何贏取朋友?如何靜心?甚至如何愛?不久之後的某一天,一定有個笨蛋會問要如何呼吸?

這一切根本無關「如何?」絕不要把生活降低至技巧的層面,生活如果淪為只是技巧的話,它就失去了喜悅的興味。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它的書名實在是太精彩了——《你必須放鬆》。這個「必須」就是個問題,因為它,所以無人得以放鬆。而現在——你必須放鬆加諸在你生活所有其他的「必須」上面,你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地緊張。如果你嘗試要讓自己放鬆,將會發現自己比先前更緊張,而如果你更是努力要讓自己放鬆,你也就會感覺到愈來愈緊張。

放鬆不是結果,它不是你從事某些活動之後的後果;它是了解的光輝。

這是我想要傳達給你們的第一個訊息:生活本身並無目的。這令人們非常難以接受,為什麼呢?因為人們若生活沒有目標,自我就無法生存。人們之所以無法想像生活沒有任何目標和目地是因為,如果生活真是如此,那我們的頭腦和自我的存在將不具任何意義。

自我能存在於目標取向的視野裡,頭腦則只能存在於未來。設定一個目標,未來就出現了,目標創造思考和慾望能存活的空間。於是很自然地,你會開始很著急,因為生命非常短暫。今天我們活著,明天我們很有可能就離開了——甚至很有可能下一刻就離去。

生命非常短暫。因此如果你有任何目標要達成,你就必須趕快才行,因此你也就一定會時常擔心:我是不是有辦法成功?你將會一直處於內心在地震的狀態——一顆顫動不已的心和時時搖晃的生命,你會總是處於瀕臨精神崩濱的邊緣。設定一個目標,不久之後,你的生命會在心理分析學家的躺椅上完結。

我對生命的洞見是無目地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所有悟道的佛陀的洞見——萬事萬物不為任何理由而存在。一切的一切是那麼地荒謬,如果你能了解這一點,那又何必著急呢?為何要著急呢?於是你就可以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地生活,存在給予你這一片刻,它是來自於神、真理、達摩、道或聖靈的一項珍貴的禮物。

你擁有當前的這一刻:唱一首歌、全然地活,絕不要因為即將到來的未來而犧牲當下這一刻,單純地活出每一個片刻。

人們說藝術是為藝術而藝術,它或許是如此,也或許不是,我不是藝術家,我並不知道。但我要告訴你,生活是為生活而生活,每一個片刻的意義就在每個片刻中,你若因為任何理由而犧牲掉它是很不明智的。因此,你若一旦有了犧牲、延緩的習慣,你會開始因為下一個目標而犧牲現在,然後又因為下下一個目標而犧牲下一個片刻……如此不斷地犧牲下去——為明年而暫時犧牲今年,為下輩子而暫時犧牲這輩子!這是非常簡單的邏輯過程:一旦你開始第一步驟,然後整個旅程就會開始發生,它將會帶領你至虛耗的國度,它讓你的生活就像沙漠,整個過程是不斷地自我毀滅的自殺之旅。

純然喜悅地活在當下這個片刻,那每個片刻就會有高潮的品質——是的,就是高潮。這就是我的門徒在生活的方式……沒有應該、沒有必須、沒有戒律。你們不是來這裡陪我殉道的,你們來這裡是要和我一起享受生命、慶祝生命到生命的最極致。忘掉未來是唯一通往愛、生活和享受的道路。未來是不存在的。

因此,如果你能忘掉未來,如果你能看見未來並不存在,你也就不需要不斷地準備就緒。當你放下未來,過去也就很自然地變的無關緊要,我們攜帶著過去是以防未來萬一有需要,否則誰要攜帶著過去呢?這一切都是不必要的,因此,如果沒有未來,攜帶著過去累積的知識又有何意義呢?它是個負擔,它將會破壞你生命旅程的喜悅。

讓我再次地提醒你,生命是很純粹的旅程:它是一趟此時此刻的朝聖之旅——它從此時此刻到此時此刻,而在二個此時此刻之間是此時—此刻(here-now),,此時此刻包含兩個字母:現在、這裡。

所以,慢下來與你遵循任何技巧無關,因為如果你面對生命的基本態度保持不變——目標取向——你或許可以試著讓自己慢下來,甚至很有可能成功地讓自己緩慢下來,但你卻又開始了另一趟緊張之旅,因為你必須不斷地小心戒備、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慢慢來,你必須經常抑制自己好讓自己慢下來。

你將無法擁有自然流動的能量,你將會很害怕,如果你忘記了那個技巧,你老舊的習慣很快地將會再次出現,它將會再次地控制住你。因為你的習慣已是生命中根深蒂固的哲學信念——你被教導成為有成就的人,你一定要有所成就。

我們打從小孩子一出生就開始餵養他很多毒藥:野心、成就、成功、富有、名聲。我們開始毒害他生命的根源,給予大量的關注……我們浪費二十五年的時間給孩子有毒的教育。二十五年是三分之一的人生歲月,它是人生最黃金的三分之一,因為當一個人到達二十五歲的年齡後就會開始漸漸地衰老  ——七歲半至十八歲是一個人性發展階段的高峰期,等到他到達二十五歲的年齡時,他就已經錯過了,他已經變老。

二十五年的時光歲月浪費在創造一個成就取向的頭腦……衝突、競爭。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到處都充斥著政治,它甚至也存在私人的親密關係中:老公想要控制老婆,老婆想要控制老公;孩子想要控制父母,父母想要控制小孩——在這樣的關係中談不上一點親密,因為對一個成就取向的頭腦而言,親密是不可能的。他只知道如何利用他人,他無法尊敬他人,他在剝削他人,他和生活的關係就如同馬丁.鮑伯所說的:「我——它」關係——一切相對於他的事物都淪為只是商品而已。

你愛上一位女人,你很快地就會想要把她變成一項商品,你希望她成為你的老婆,而她也希望把你從一個男人變成是她的老公。做為一個男人是很美的,做為一個女人是很神聖的,但做為老公或老婆卻是很醜陋的,這時候愛就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法律,親密消失,剩下協議和交易;到這個時候,詩已死亡。兩者都在政治權力中,誰主宰誰呢?

從最親密的關係到最不具人格性的各種關係中,同樣都只是「我——它」的故事,那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創造出很醜陋的世界。因此,索們,當你周遭有那麼多的競爭和競爭者時,你要如何慢下來呢?如果你慢下來,你就失敗了,如果你慢下來你將永遠無法成功,如果你慢下來你就輸了!如果你慢下來你就會沒沒無名,你將無法名垂青史,如果你慢下來,你是誰呢?因為你看不見有任何其他人慢下來。

這就很像你參加奧林匹克的競賽,而你卻問我說要如何慢下來?如果你慢下來,你就半途而廢,你就退出競賽了。而現在,整個人類的生活都變成了奧林匹克的競賽,每個人都在競賽,每個人都發揮到最佳狀況,因為最後的結果攸關生死。有數不盡的敵人……我們活在一個大家都是敵人的世界裡,因為你和每個人都在競爭,他們是你的敵人,他們摧毀你成功的機會,你也破壞他們成功的可能性。

這個充滿野心的世界裡,友誼無法開花,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慈悲也無法存在,我們創造出醜陋不堪的混亂而其根源就在於我們認為我們必須達成某些事情,必須有所成就。

資本主義國家和共產主義國家的哲學背景是相同的,它們並沒有任何差異。共產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副產品,就好像基督教是猶太教的副產品一樣,它們的差別並不大,只是字語改變而已,它由一種語言轉變成另一種系統的語言,但是遊戲規則是一樣的。

權力政治在共產主義國家比在資本主義國家還要強勢,因為我們並沒有改造根基,只是不斷地粉刷牆壁而已。然而不管你是粉刷牆壁或漆上不同的顏色,它們根本不會有多少真正的差別:我們對待我們自己——生活也是一樣。

有位政治人物跑來找我要學習靜心,我問他為什麼呢?他說:為什麼?因為靜心讓人平靜、安靜,而我想要安靜和平靜,所以我才想要學習靜心。

我問他:「你真的想要安靜和平靜嗎?」

他說:「是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大老遠跑來找你的原因。」

我說:「那你第一件要了解的事是——政治的頭腦是絕不可能安靜和平靜的。所以你必須做個選擇;如果你真的想要進入靜心的世界,你就必須要離開政治的世界。你不能同時騎兩匹馬,因為兩匹馬一定會朝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前進。」

他說:「這太嚴重了吧!事實上,我是因為政治上的工作才來找你的,我太緊張了,滿腦子都不停地在想事情,晚上既睡不著也無法休息,我翻來覆去,整個白天和黑夜總是因為政治而焦慮不堪。因此我來找你是希望你能教導我一些靜心的技巧,讓我可以更放輕鬆,讓我能更有效率的在這個世界競爭。我並沒有準備要為靜心付出那麼多,只是希望靜心可以輔佐我在政治上的競爭。因為我從政已有二十年的時間,但卻還未成為我所屬省分的主要首長。」

這個人無法靜心。靜心並非是可以在土壤裡面成長的任何東西,它需要有基本的了解,它的改變必須從非常根本的地方著手,它需要全新的土壤和背景。

一位靜心的人不需費力就可以讓自己慢下來,他不需要練習技巧,任何技巧的練習都不真實,它是非常人為和隨意的行為。避免需要技巧練習的事情——它頂多可以是演技的演出,但卻非真實。然而,只有真理會讓人自由。

一位靜心的人很自然地就會慢下來——並非他試著讓自己慢下來,而是因為他沒有任何需要達成的目標,他不急著要去哪裡或要成為什麼,「成為」什麼的心理已經停止了。當他停止要成為什麼的時候,他就「在」了。而「在」本身就是慢慢的、沒有攻撃性,也就一點也不匆忙。

然後,你就可以全然地品嚐每一個片刻的當下,你可以片刻接著片刻地生活。否則的話,你就會因為注視著遠方的目標、遠方的星星而匆忙不已,以致於你根本沒有時間看清楚事情真實的面貌。

我曾聽說過一則古老的希臘故事。有一位希臘當代最偉大的占星學家:一天夜晚,當他在走络時,因為抬著頭研究天上的星星而忘了附近有一口井的存在,於是他不小心就掉到井裡面。

他掉下去的聲音以及他從井裡邊傳出來的呼喊聲,被一位住在附近茅屋裡的老太太聽跑出來救他,幫助他離開那口井。他非常高興,說:「你救了我的命!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皇家專屬的占星學家。我的收費非常昂貴,甚至連國王也都要等待好幾個月才能有機會與我晤談,但你救了我的命,我可以幫你預測你的未來,你可以明天來找我,我不收取你的費用。」

這老婦人笑一笑說:「少來了!不要開玩笑了!你連前二尺的井都看不見,又怎麼能夠看見我的未來呢?」

這就是地球上人類的生活狀況,人們看不見真實的一切,人們心中總是在盤算著事情應該要如何才對。整個人類最大的執著妄想是事情應該要如何才對。這是很瘋狂的。

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不會執著於事情未來的發展,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當下立即的實相。而如果你能進入立即的當下這一刻,你也就會發現那最終的,如果你能進入近處的事物,你就會在裡面發現遠方的星辰,如果你能進入當下,那整個永恆都在你的手中,如果你知道你自己的存在本質,你就無需「成為」。所有一切你想像要成為的,你其實已經就是了。

你是神,但你卻忘了自己是誰,你是一位掉入睡夢中的國王,在夢中,國王夢見他們變成了乞丐,現在這些乞丐盡一切的努力要變成國王,他唯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清醒過來。

當我說清醒過來時,你想你要在哪裡清醒呢?在未來?還是在過去?過去的已成為過去,而未來尚未來到,所以你要在哪裡清醒呢?你只能在現在清醒,只能在這裡清醒。當下是唯一的一個片刻,也是唯一的實相,而這實相也是唯一一直都存在且會永久存在的現象。

改變你那要達成目標的人生哲學吧!放鬆!不要有任何理想,不要試著讓自己變的不一樣,也不要試著證明自己具有神性,你就如你自己一般地完美。有著不完美的你是完美的,如果你並不完美,那你將是很完美的不完美,但卻仍是很完美的。

一且你能夠了解的話,何來的著急和擔心呢?此時,你很自然地就會慢下來。此時,你就會好像散步在早晨的微曦中,沒有任何目標,你很享受每一顆樹、每一道陽光、每一隻小鳥和每個過往的人們。 


奧修《智慧之書》第十八章(奧修談阿底峽〈修心七要〉)

【奧修文摘】不作經懺 DON'T HAVE WRONG VIEWS.



不作經懺 DON'T HAVE WRONG VIEWS.

所有的觀點都是錯誤的,生活應該是直接與實相的立即接觸,而不要有觀點。但假如這是不可能的事,那至少不要有錯誤的觀點。什麼是錯誤的觀點?——就是基於偏見、恨意、生氣、貪婪、野心和暴力的觀點。

第一件事是——不要有任何觀點,過一種沒有哲理的生活,生活是可以不需要哲理的,實際上,最棒和最燦爛的生活是簡單、天真、自然自發、沒有任何哲理的生活。

但如果上述的生活是不可能的,那至少開始拋棄錯誤的觀點,不要生活在——偏見、憤怒、憎恨、貪婪、野心和夢想中。真實一點、實在一點、警覺一點,多一點觀照、謹慎地觀照每一個行為舉止,因為每一個行為會引發一連串的行為反應。不管你的行為是什麼,它甚至會在你死後仍繼續不斷,因為行為的鏈是不斷轉移的。所以,如果你在世上無法做些美好的事,那至少請不要做一些醜陋的事。

能夠不帶觀點、簡單和純粹的生活是最高層次的可能性,第二種最好的可能性是棄惡歸正,然後慢慢地,你會發現:如果你能抛棄負向的觀點,那正向的觀點也會被你放下。真實的狀況是要放棄負向性的觀點比放棄正向觀點還要困難。

一個人若能放棄說「不」,那他將可以很輕易地放棄說「是」,因為「不」比「是」更鞏固自我的概念。一個能夠抛棄憤怒、憎恨和貪婪之心的人,他也能夠很輕易地就放下正向性的情感。而超越所有現象的二分性是阿底峽和所有成道大師最終的目標。

——奧修《智慧之書》(奧修談阿底峽〈修心七要〉)

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生而有翼。魯米

生而有翼。魯米

你生而不可限量。

你生而誠信善良。

你生而心懷夢想。

你生而偉大。

你生而有翼。

你本不應匍匐在地。

你能展翅,

那就學會飛翔。


《萬物生而有翼》

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客棧。魯米

 客棧。魯米

做人,就像是一家客棧。

每個早晨,一個新來的客人。


他們中,有喜悅、沮喪、吝嗇,

某個一瞬間的覺悟,

就像不速之客光顧。


要歡迎並款待每一個客人!

即便他們是一群悲傷之徒,

會掃蕩你的客棧,把傢俱清空,

還還是要招待每一個客人。


他們會為你騰出空間

以容納新的快樂。


陰暗的念頭、羞恥、怨恨,

你都要在門口笑臉相迎

並請他們進門。


要心懷感激,無論是誰光臨,

因為他們都來自天外,

前來將你指引。


《萬物生而有翼》


在巴格達夢見開羅,在開羅夢見巴格達。魯米

在巴格達夢見開羅,在開羅夢見巴格達

不要再製造低沈的鼓聲了!

把鼓棍包起來吧!

把你的旗子立在開闊的田野上吧!

不要再鬼鬼祟祟地東張西望了。

你要嘛看到意中人,

要嘛你會人頭落地!

如果你的喉還沒準備好喝酒,把它割掉!

如果你的眼還沒準備好目睹合一的豐盛,

讓它瞎掉!

我會用我全部的激情、全部的精力

尋找朋友,

直到我明白此乃多一舉。

在一個人走過好些冤枉路以前,

真理之門不會在他面前開啟。

正如數學上的「負負得正」一樣,

人只有在經歷兩次的錯誤以後,

才會找到正確答案。

也許一個尋路者會說:

「如果我早知道路的話,

就不用東找西找了。」

但如果沒有東找西找,

他又如何能知道路!

你恐懼失去某個高位,

以為它可以帶給你好處,

但好處最後往往來自別的地方。

命運常常玩這種相反的把戲,

它讓你向著某個方向投出希望,

卻從你意想不到的方向滿足你的希望。

它讓你困惑而驚訝,

讓你對未知不再那麼排拒。

你計劃以裁縫師為業,

但最後當上的卻可能是你從未想過的鐵匠。

我不知道,我所渴望的合一

是會透過我的努力而來呢,

還是會透過我的放棄而來。

我像一頭被斬首的小雞,

因擔心元神總有辦法自我身體逸走

而慌張地撲翅。

渴望總會找到自己的出口。


從前有一個人,

繼承了大筆的金錢和土地,

但迅即把財富揮霍殆盡。

那些靠遺產致富的人,

不會知道金錢的價值。

同理,我們不知道靈魂的價值,

因為那是我們白白得來的。

那人落得孑然一身,一無所有,

像沙漠裡的貓頭鷹。

先知說過,

真正的尋道者必須像琵琶

全然的虛己, 

否則它無法奏出甜美的妙音。

當一把琵琶的音箱因塞滿東西而瘖啞,

彈奏者就會把它拋棄,

代之以另一把琵琶。


那把財產揮霍掉的人如今空了,

他的淚水奪眶而出。

他原有的鐵石心腸柔軟了。

這種情形也見諸許多其他的尋求者。

他們的禱告辭哀情切,

連眾天使都忍不住為他們說情:

「上主啊,回應他們的禱告吧。除你以外,

他們已別無依靠。

為什麼你對那些不如他們哀切的禱告者

反而更慷慨大度呢?」

真主回答說:

「我延緩施助,正是對他們的一種幫助。

他們現在需要,才不得不面向我。

如果我輕易滿足他們的需要,

他們就會重新沈迷於舊日的荒唐。

聽聽他們的哀告聲多麼淒婉動人!

那才是他們該有的樣子。

夜鶯會被關在籠裡,

是因為牠有一副美妙的嗓子。

誰聽說過有人會關烏鴉的?


有兩個人,

一個是老人家,一個是英俊的青年,

不約而同到一家麵包店。

店主很喜歡那英俊的青年。

當老人和青年開口買麵包,

店主二話不說就把麵包給了老人,卻對年輕的那一位說:

「馬上就有新鮮出爐的麵包了,

坐下來等一會兒吧。」

等熱麵包端出來,店主又說:

「不要走,新鮮的芝麻酥糖快做好了。」

店主千方百計要留住年輕人:

「對了,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

你等一下,我馬上回來。」

這也是,真正的尋道者之所以會

屢屢失望的原因。

他們一再與企盼的東西失諸交臂,

卻一再得到他們

避之唯恐不及的東西。


那個繼承巨產而又揮霍一空的人

日夜哀哭:主啊,主啊!

最後,在夢中,

一個聲音對他說:

「你的財富在開羅。

到某某地點挖掘,

你將得到你企盼的東西。」

於是,他踏上了前赴開羅的漫漫長路。

當他終於看見開羅的尖塔時,

新的勇氣湧上了胸膛。

但開羅是個大城市,

要找到夢中開示的藏寶地點

不是三天兩頭的事情。

他一文不名,只能靠乞討為生,

但又羞於如此。

他想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

「我何不在夜間,裝成化緣的僧人,

向路過的人乞討?」

羞慚與飢餓,像兩股無形的力量,

把他拉來扯去!

一天晚上,他正在行乞間,

一個巡警突然上前要逮捕他。

原來開羅最近夜盜猖獗,

哈里發指示巡警要注意一切可疑人士。

那人大驚失色,連忙喊道:

「等等!我可以解釋!」

「說吧。」

「我不是小偷。

我本住在巴格達,來到開羅才沒多久。」

接下來,他把夢境告訴了巡警。

巡警聽畢哈哈大笑。

這也是人們聽到真理時

常有的反應。

激情具有療傷止痛的力量,

可以讓枯枝重生。

激情的力量勝於一切!

但另有一種虛假的樂天知命感,

它會誘勸人遠離激情,放棄追尋。

逃開那可以稀釋你激情的虛假救贖。

讓你的激情始終豐沛充盈。

巡警對那人說:「我現在知道你不是小偷了。

你是個好人,但也是個大笨蛋。

我做過跟你一樣的夢。

在夢中,有聲音告訴我,

在巴格達某某街有一棟房子,

地底下埋著寶藏。」

巡警說的街名

竟是那人在巴格達住的

同一條街!

「夢中的聲音又告訴我:

『那棟房子的外觀是這樣這樣的,

到巴格達去,把它找出來!』」

巡警不知道,他描述的那棟房子的外觀,

和那人在巴格達所住的房子

一模一樣!

「雖然我做了這樣的夢,

但我可沒像你一樣傻,

長途跋涉,沿街乞討,

弄得自己精疲力竭、灰頭土臉!」

那尋覓者默默無語,

但內心卻在驚呼:

「原來我尋尋覓覓的財寶就在

巴格達我自己的家裡!」

他感覺自己被快樂充滿,不斷在心裡頌讚主。

最後,他說話了:

「生命之水原來就在我裡面,

但我卻走了這麼多路才曉得。」


《在春天走進果園》

你必須做的一件事。魯米

 你必須做的一件事。魯米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件事你千萬不要忘記做。如果你忘了其他任何事,沒什麼可擔心的,但如果你記住了所有其他的事,單單忘了這一件,那麼你的一生都荒廢了。這就像是國王派你去外國完成一項任務,而你在那裡完成了一百項別的任務,唯獨沒有完成國王交給你的任務。同樣,人們來到世界上,都有特別的工作要做。這項工作就是目的所在,而每個人的工作都各不相同。如果你不去完成它,那就像是用一把印度的無價寶刀來剁肉糜一樣。就像是用一只金碗來煮蘿蔔一樣,而金碗的一點碎屑就可以買來一百口鐵鍋。就好像拿一把鋒利的寶刀插在牆上用來掛東西一樣。


你會說:「但你看,我拿它派上用場了。我並沒有把它束之高閣。」你有沒有聽出來,這話有多麼可笑嗎?一分錢就可以買到一根鐵釘。你說:「但是,我把我的精力花在崇高的工作上了。我研究哲學和法學、邏輯學、天文學和醫學。」但想一想,你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它們只是你的興趣和讓你炫耀的東西。


記住你存在的根本,你主人的臨在。把你自己交給那位擁有你的呼吸、你的時時刻刻的那位。如果你不這樣做,那你就無異於那個拿寶刀插在牆上掛葫蘆瓢的人。你會浪費你寶貴的熱情,並忘記你尊貴的目的。


《萬物生而有翼》